11月25日,第六期川渝河湖长制工作培训班在重庆涪陵开班。本次培训为期一周,主要围绕河湖长制相关政策、幸福河湖建设、水域岸线空间管控、智慧水利建设、跨界河流管理保护等内容展开。

培训现场。重庆市水利局供图
川渝两地山水相连、人文相亲,共担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重任。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,两地坚持机制共建、规划共编、河流共治,推动跨界河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。截至目前,两地已联合开展污水“治三排”、河湖“清四乱”等专项行动230余次;围绕琼江实施96个治理项目,将其建成全国首条跨省市幸福河湖;长江干流川渝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,25个跨界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%,较联合河长制实施前提高4个百分点;“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治模式”获评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,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跨区域协作典范。
6年来,两地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培训工作,累计培训川渝两地各级河湖长、河长办负责人以及业务骨干等500余人次。通过系统化、专业化的课程设置,结合理论授课、案例研讨与现场教学,有效提升川渝两地参训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治理水平。
第六期参训学员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,把新理念、新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,不断提升跨界河流治理的系统性、协同性和实效性。
本次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川渝两地“一盘棋”思维和“一体化”理念,旨在推动形成思想同频、目标同向、行动同步的工作格局。未来,两地将继续携手推进河湖共治、生态共保、发展共赢,共同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,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。








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,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
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。查看详情
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。
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。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。
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,请切换至极速模式。
您即将离开“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”





